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薄命妾辞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颜色如花画不成。命如叶薄可教生。浮萍自合无根蒂,杨柳谁教管送迎。
云聚散,月亏盈。海枯石烂古今情。鸳鸯只影江南岸,肠断枯荷夜雨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如花容颜难以用画笔呈现。命运就像那薄薄的树叶,脆弱而可怜。浮萍本就无根无蒂,随风飘荡,杨柳的枝叶又怎能控制风的吹拂和离别呢?
云彩聚了又散,月亮圆了又缺。就算海枯石烂,也改变不了古今之间那份深沉的情感。鸳鸯本是成双成对的,如今却只剩下一只孤独的在江南的岸边徘徊。这情景让人心如刀绞,尤其是在夜雨敲打枯荷的凄凉之声中,更是让人肝肠寸断。

注释
只影:指孤独无偶。

赏析

  “薄命妾”即“妾薄命”,乐府杂曲歌辞名,见《乐府诗集》卷六十二。曲名本于《汉书·外戚传》孝成许皇后疏“妾薄命,端遇竟宁前”(竟宁,汉元帝年号)。李白等曾用这个乐府旧题写过乐府诗,咏叹封建社会妇女的不幸。元遗山取乐府旧题之意,谱入《鹧鸪天》词,也表现了同样的主题。词中首先用“如花”写女性的“颜色”美,而以“画不成”加以强调和补充描绘“美”的程度。作者在略一交代“颜色”之后,即以逆笔用比喻的手法,一连三句描述这女性的“薄命”。三句三个层次。“命如叶薄可怜生,”总写薄命,用“如叶”形容其薄,扣题。因其命薄,所以可怜,“生”,语助词。三四两句,分别从两个方面写其“薄命”,第三句,再取“浮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这首词上片首句用“如花”写女子的“颜色”美,而以“画不成”加以强调和补充描绘“美”的程度。后三句以逆笔用比喻的手法,描述她的“薄命”;下片前二句以自然现象划刻时光流逝和人世沧桑之感。后三句转入抒情,言这女子命虽薄,而情却深。全词语言婉丽,情辞悲苦,绘制出一幅色彩斑斓而又带着浓重忧伤的艺术画卷。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925篇诗文  47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论诗三十首·二十一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醻无复见前贤。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虞美人·槐阴别院宜清昼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槐阴别院宜清昼,入座春风秀。美人图子阿谁留。都是宣和名笔,内家收。
莺莺燕燕分飞后,粉淡梨花瘦。只除苏小不风流。斜插一枝萱草,凤钗头。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园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兴定庚辰八月中作
西园老树摇清秋,画船载酒芳华游。
登山临水祛烦忧,物色无端生暮愁。
百年此地旃车发,易水迢迢雁行没。
梁门回望绣成堆,满面黄沙哭燕月。
荧荧一炬殊可怜,膏血再变为灰烟。
富贵已经春梦后,典刑犹见靖康前。
当时三山初奏功,三山宫阙云锦重。
璧月琼枝春色里,画栏桂树雨声中。
秋山秋水今犹昔,漠漠荒烟送斜日。
铜人携出露盘来,人生无情泪沾臆。
丽川亭上看年芳,更为清歌尽此觞。
千古是非同一笑,不须作赋拟阿房。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