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近乎知
佚名〔先秦〕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中庸》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孔子说:“喜欢学习就接近了智,努力行善就接近了仁,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知道这三点,就知道如何修养德行;知道怎样修养德行,就知道怎样管理他人; 知道怎样管理他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家了。”
注释
知:同“智”。
耻:差耻。
斯:这。
简析
这篇短文是孔子关于修身、治人、治天下的深刻见解。他认为,好学是智慧的开端、力行能体现仁爱之心、知耻则是勇气的表现。掌握这三点,就能懂得如何修身养性;懂得修身,就能懂得如何管理人;懂得管理人,就能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天下。全文强调了个人修养与治理国家的内在联系,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内圣外王”的理念。
采蘩
诗经·国风·召南〔先秦〕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湛露
诗经·小雅〔先秦〕
湛湛露斯,匪阳不晞。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湛湛露斯,在彼丰草。厌厌夜饮,在宗载考。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显允君子,莫不令德。
其桐其椅,其实离离。岂弟君子,莫不令仪。